两会观察|时隔一年,深圳首次票决的十件民生实事完成了吗?

发布时间:2023-02-14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2022年深圳两会上,深圳首次通过市人大代表投票来决定政府当年要办好的“十大民生实事”,变“为民作主”为“由民作主”,受到各界广泛好评。

  时隔一年,这十件民生实事办得如何?是否完成承诺的既定目标?在推动办实事过程中呈现出哪些特点?深圳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前夕,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进行了多方了解。

  2022年深圳十件民生实事包括: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加强食品药品监督保障、增加优质学位供给、便利市民交通出行、强化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优化供水供电供气服务、促进和扩大就业、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充实和丰富市民文体生活。

  票决产生后第二天,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即主持召开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传达市“两会”精神,专题部署民生实事办理,要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全面落实“一把手”责任制,高质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随后,十件事被细化分解为35项具体任务。

  时隔一年,记者注意到,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35项任务不仅全部完成,其中六成左右指标还超额完成。

  比如,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方面,计划2022年新增床位1200张,实际是新增了2600张;计划社康中心新增全科医生800人以上,实际新增1400人;计划200家社康机构开放夜诊至晚9点,实际是598家;计划全市实现20家以上可为异地参保人提供门诊慢特病医保直接结算服务的医院,实际全市142家医院已开通省内门诊慢特病跨市就医直接结算服务,新增53家医院可为省外参保人提供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服务。

  再比如,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方面,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1万套(间),供应分配5.5万套(间),实际是筹集了11.74万套(间)、供应分配了9.1万套(间)。便利市民交通出行方面,计划优化调整85条以上公交线路,实际是134条;计划新增非机动车道300公里,实际是完成460公里;计划新增2500个路边停车泊位、增设便民停车路段30个、提供公共车位2000个,实际分别新增、增设和提供了2873个、69个和5581个。

  民生无小事,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需要多部门协同联动。为确保民生实事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除了高位推动,此次也强化部门协同、市区联动和配套保障。

  比如,在市民关注的学位问题中,深圳市教育局会同发改、规划、财政、建筑工务署等部门共同推进学位建设,强化教育规划用地、经费保障,确保学校按计划建设并投入使用,2022年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校182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6万个,有效缓解入学压力。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则联合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各区,共同开发建立“i深圳”体育场馆一键预约平台,实现全市体育设施“开放共享、一键预约”全覆盖,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线上预约服务,全年新增体育场馆资源1168个,预约订单量218.4万次,累计入场锻炼人数约591万人次。

  在机制上,深圳市政府则采取“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督办”,全程跟踪民生实事进展情况,定期分析研判,发现问题即督促整改落实。同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也纳入督查考核事项数据,深圳市政府督查室则与各责任单位召开座谈会21场,开展现场督查32次,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实施。

  截至2022年12月20日,深圳全市民生支出3229.9亿元,同比增长10.2%,占财政支出的68%。以实施民生实事票决项目为重点,一批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交通、食品安全等方面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得以解决。

  图片

  01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

  【任务目标】

  ●新扩建医院4家,新增床位1200张

  ●新增社康机构35家以上、全科医生800人以上,200家社康机构开放夜诊至晚9点

  ●重点场所增配3000台全自动除颤仪(AED)

  ●实现20家以上医院可提供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完成情况】

  ●新扩建医院4家,新增床位2600张

  ●新增社康机构35家、全科医生1400人,实现598家社康机构开放夜诊至晚9点

  ●重点场所增配3000台全自动除颤仪(AED),全年使用 AED 实施紧急抢救202次、成功救治55人次

  ●全市142家医院已开通省内门诊慢特病跨市就医直接结算服务,新增53家医院可为省外参保人提供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服务。


  02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任务目标】

  ●建设筹集公共住房11万套(间),供应分配5.5万套(间)

  ●新增20个市绿色物业管理评价达标项目

  【完成情况】

  ●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1.74万套(间)、供应分配9.1万套(间)

  ●新增26个深圳市绿色物业管理评价达标项目


  03

  加强食品药品监督保障

  【任务目标】

  ●推进“圳品”工程建设,制修订标供深食品标准不少于50项,实施150个产品跟踪评价,对200个“圳品”监督检查

  ●强化进口冻品新冠疫情防控集中监管,扩大进口冻品“三全”管理范围

  ●新认定菜篮子基地10个以上,全年对农贸市场综合治理组织3次第三方测评

  ●全市组织2场检验技能培训,对检验能力不足的现场开展检验培训40场次

  ●对集中采购深圳生产的中标药品品种全覆盖抽检

  【完成情况】

  ●推进“圳品”工程建设,制修订供深食品标准150项,实施512个产品跟踪评价,对560个“圳品”监督检查

  ●累计完成4.4万柜进口冻品集中消杀“三全”管理,有效防范阳性冻品流入市场

  ●新认定“菜篮子”基地30个,对农贸市场组织开展3次第三方测评并进行督导检查

  ●全市组织2场检验技能培训,对检验能力不足的现场开展检验培训40场次

  ●对集中采购深圳生产的46个中标药品品种实现100%全覆盖抽检。


  04

  增加优质学位供给

  【任务目标】

  ●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校178所(其中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10所、公办普高18所、幼儿园50所)

  ●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万个(其中公办义务教育14万个、公办普通高中4万个、幼儿园2万个)

  【完成情况】

  ●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校182所(其中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10所,公办普通高中18所,幼儿园54所)

  ●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6万个(其中公办义务教育14.1万个,公办普通高中4.3万个,幼儿园2.2万个)。


  05

  便利市民交通出行

  【任务目标】

  ●优化调整85条以上公交线路,对100座以上公交简易站台、旧站台进行标准化改造

  ●新增非机动车道300公里,打通断头路20条

  ●新增2500个路边停车泊位;增设便民停车路段30个,提供公共车位2000个

  ●治理重点积水内涝点35个以上

  ●莲花山公园等6家市属公园实现预约停车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2022年底开通地铁6号线支线、12号线、14号线及16号线

  【完成情况】

  ●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34条,对130座公交简易站台、旧站台进行标准化改造

  ●新增非机动车道460公里,打通断头路20条

  ●新增2873个路边停车泊位;增设便民停车路段69个,提供公共车位5581个

  ●完成35个重点积水内涝点治理

  ●莲花山公园等6家市属公园开通“预约停车”功能,全市累计已有10家市属公园24个停车场可提供“预约停车”服务,月均预约量超过20万次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开通地铁6号线支线、12号线、14号线、16号线,全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由431公里提高至559公里,突破500公里大关,跃居全国第四、线网密度位居全国第一。


  06

  强化少年儿童身心健康

  【任务目标】

  ●为3-17岁儿童青少年提供免费近视筛查;为6-17岁中小学生提供免费脊柱侧弯筛查,建设10个脊柱健康服务站,开展10场科普活动

  ●建设4所国家营养与健康学校、10家学生肥胖干预示范基地,儿童营养教育覆盖200所小学7万名学生及家庭

  ●开展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月活动,进行心理健康筛查,组织心理教师专业能力培训

  【完成情况】

  ●为全市233.1万名3-17岁儿童青少年提供免费近视筛查;为全市6-17岁中小学生提供免费脊柱侧弯筛查服务,建成12个脊柱健康服务站,开展科普宣传活动57场

  ●建设5所国家营养与健康学校、10家学生肥胖干预示范基地,儿童营养教育覆盖200所小学7万名学生及家庭

  ●开展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月活动,高质量完成187万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筛查,组织1985名中小学心理教师进行专业能力培训。


  07

  优化供水供电供气服务

  【任务目标】

  ●完成600个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500个小区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创建300个优质饮用水达标小区

  ●全年实现具备产权的2万户居民小区电表抄表到户

  ●全面推进燃气“瓶改管”,新建100公里市政中压燃气管网,清除液化气瓶60万个,新增管道天然气用户40万户

  【完成情况】

  ●完成613个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501个小区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创建531个优质饮用水达标小区

  ●全年实现具备产权的2.68万户居民小区电表抄表到户

  ●全面推进燃气“瓶改管”,新建120公里市政中压燃气管网,清除液化气瓶60万个,新增管道天然气用户41.2万户,管道燃气普及率达78.7%。


  08

  促进和扩大就业

  【任务目标】

  ●多措并举稳岗促就业,新增就业17万人;举办高校毕业生秋季就业双选会,组织500家以上用人单位,提供1万个以上就业岗位

  ●为不少于3000名来深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就业指导、城市融入三项基本服务

  【完成情况】

  ●多措并举稳岗促就业,新增就业17.1万人,全市就业人口规模达1241.9万人,其中非深户籍就业人口984.7万人;举办高校毕业生秋季就业双选会,组织1695家用人单位、提供超2.3万个就业岗位

  ●为1万余名来深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就业指导、城市融入三项基本服务。


  09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任务目标】

  ●“深圳市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覆盖全市各类重点场所,全年培训1万名应急响应基层骨干

  【完成情况】

  ●“深圳市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覆盖全市各类重点场所,全年培训1.05万名应急响应基层骨干;打造58个市民群众身边的应急便民服务站,实现人员、物资、专业设备等资源的下沉和多点覆盖。


  10

  充实和丰富市民文体生活

  【任务目标】

  ●新建和改造公园20个、绿道60公里、郊野径230公里、碧道270公里

  ●在各类公园绿道举办不少于100场公园文体活动

  ●举办105场文化进社区活动,举办270场“美丽星期天”等线上线下公益演出

  ●新建80个以上都市型便民利民健身场所;全市体育设施“开放共享、一键预约”全覆盖,新增体育场馆160个以上,预约订单量120万宗以上

  ●举办市民长跑日、全民健身日、“深圳杯”业余足球联赛、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精英联赛等

  ●为5万名市民提供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服务,开展线上及现场公益健身指导服务5000场次

  【完成情况】

  ●新建或改造公园26个、绿道60公里、郊野径248公里、碧道270公里

  ●在各类公园绿道举办120场次公园文体活动

  ●举办105场“文化进社区”活动,举办357场“美丽星期天”等线上线下公益演出

  ●新建85个以上都市型便民利民健身场所;全市体育设施“开放共享、一键预约”全覆盖,新增体育场馆1168个,预约订单量218.4万次。

  ●举办市民长跑日、全民健身日、“深圳杯”业余足球联赛、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精英联赛等

  ●为5万名市民提供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服务,开展线上及现场公益健身指导服务5000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