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返回首页

市人大代表行业和产业联系点典型案例展示 | 借赛兴旅聚合力 联系点推动文旅 产业流量深度转化

发布时间: 2025-09-02

  市人大代表特色文旅产业联系点成立于2023年7月,实行“人大代表+街道工委主任”双召集人制度,设副召集人、联络员各1名,负责密切与行业产业发展相关企业和有关单位沟通联系,收集文旅领域问题诉求和意见建议,代表驻点履职各项日常工作。该联系点周边分布着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深圳科技馆、红木古镇等丰富的文旅设施。主要定位为:市人大代表履职阵地,深圳市特色文旅产业发展展示窗口等。

  图片

  一、主要工作做法

  1.紧扣关键契机定方向

  聚焦市、区年度文旅产业重点任务,选好选准产业联系点主题,锁定代表履职发力点。以第十五届全运会、U20亚洲杯足球赛等赛事活动为重要支点和案例样板,跳出“赛事只是竞技场”传统认知,确立“借赛兴旅、以旅弘文”主基调,推动深圳文旅产业与体育赛事从浅层叠加迈向深度融合。通过推动发布涵盖城市吃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指南,以及特色旅游路线、赛后住宿餐饮推荐、游玩攻略等内容,打造兼具文化厚度与运动活力的文旅新场景。既为深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劈开破题切口,更让赛事活动成为激活文旅基因的“超级开关”。

  2.构建多元协同聚合力

  借助代表议事会等核心载体,积极搭建市、区、街道三级联动平台,激发多元主体协同效能。以助力 U20 赛事成功举办的实践案例为样本,联动各级人大代表、工委委员、文旅协会、政府部门、企业及群众等,组织开展多轮文旅产业发展专题研讨,共同谋划深圳文旅产业发展路径。各方结合专业特长热烈讨论,凝聚起可落地、可检验的“文旅+赛事”融合共识。依托深圳赛事 IP,推动饮食文化、都市田园等特色资源与赛事活动深度绑定,形成“观赛吸客、文化留客”的转化链条,持续增强深圳文旅产业的市场辐射力与综合竞争力。

  3.践行“办赛事即办城市”理念

  以重点建议督办活动为突破口,建立代表视察现场推动解决问题机制,打通“赛事需求-民生需求”双向转化通道。组织开展集中代表视察、调研和座谈等活动20场次,推动公明街道建立健全工作专班,形成常态化推进机制;以赛事为契机,组织召开“家门口的亚洲杯”专题代表议事会,探索出“集体议事+行动示范”治理路径;邀请居民代表共商赛区环境整治、服务优化方案,推动居民、商户自发形成的“社区美容师”队伍,主动参与场馆周边环境美化、志愿服务等工作,为赛事编织出一张温暖而坚韧的“保障网”。实现“以赛建城长效化”,推动城市能级、产业活力、民生福祉跃升,为深圳文旅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二、取得的成效

  1.以赛事为钥解锁文旅融合新维度

  在多方协同努力下,为深圳赛区圆满承办U20赛事贡献产业联系点的力量。赛事期间吸引超10万人次观赛,门票供不应求,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热搜。赛事期间,赛场周边长者生日会、元宵共庆、李松蓢1436啤酒节等文化活动接连上演,各个年龄段的居民群众、亚洲杯观众一起参与,为比赛呐喊、为胜利碰杯,加油声、欢笑声在赛场内外一齐碰撞,烟火气、文化味浸润社区,推动“赛事流量”沉淀为“文化留量”。亚足联秘书长温莎·约翰为本届大赛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最成功的亚洲足球赛事之一”,有效提升了深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赛事搭台、文旅唱戏撬动消费潜力

  赛事的热度,持续转化为文旅消费的活力,赛区周边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如光明赛区附近大仟里商圈八成餐饮企业受赛事带动,客流和营收环比增长明显。数据显示,2月10日-26日,光明赛区酒店客房预订量较上月同期增长53.8%,赛场附近酒店增长超60%。超六成观赛球迷依据文旅推介游览赛区周边景点,特别是深圳科学技术馆、欢乐田园和虹桥公园等成为热门打卡点,“观赛+文旅”模式有效激活消费市场。

  3.以赛事红利提升民生温度

  以保障全运会交通需求建议督办为契机,推动落实赛场周边环境整治提升、足球基地地标标识设置等举措落地见效。通过推动赛事配套设施向民生服务载体转化,充分释放赛事作为城市升级“催化剂” 作用,让赛事筹备的全过程,成为回应民需、惠及民生的过程。李松蓢社区便是赛事赋能民生的生动缩影,邮政咖啡服务驿站悄然落地,街区夜市里,风味精酿搭配地道烧烤,味蕾随赛事一同狂欢;产业联系点里,记录本上又添了新的建议;居民自觉规范停放电动车,文明有序成为常态,“赛事结束,惠民开始”从理念真正照进现实,绘就出温暖鲜活的民生福祉新图景。


主办单位: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粤ICP备10062497号

关注深圳人大公众号

掌握人大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