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行业和产业联系点典型案例展示 | 跨界联动 资源互通 难题共解 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9-05
深圳市人大代表滨海生态文旅产业联系点,位于大鹏新区大鹏街道,是依托大鹏新区丰富的滨海生态文旅资源打造的人大代表专业联系点。联系点背靠全市唯一一个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重点发展片区(东部国际旅游度假区),强化“多业态融合、多场景体验、多主体联动”,目前已汇集了来自酒店民宿、海上运动、婚庆服务、游艇制造等多个领域的14名全国、省、市、区人大代表驻点履职,通过跨界联动、资源互通、难题共解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努力为大鹏新区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深圳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献计献力。
一、 主要做法
1.搭建意见收集“民意窗”
产业联系点通过开展驻点接访、线上收集、实地调研等多渠道、多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全面、及时、有效收集辖区文旅产业发展相关社情民意,构建起全方位的信息收集网络,为决策部署提供坚实的民意支撑。
2.打造研讨议事“智囊团”
融合人大代表“家站点”线下履职阵地与“代表直通车”线上平台,聚焦居民、游客、企业反映集中的文旅方面问题,通过举办代表讲坛、代表议事会等活动,邀请人大代表、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代表共同研讨交流,推动政策优化、解决难点问题、共商行业发展精准打通文旅发展“堵点”。
3.创设工作落实“监督岗”
创新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监督机制,以行业产业联系点新平台为依托,组织辖区相关领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专项履职活动。通过监督政策落地、监督项目建设、监督环境优化等,紧盯市、区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践行“监督中支持、支持中监督”工作原则,助推文旅发展取得新成效。
4.建立产业发展“资源库”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专业特长、联系广泛优势,通过凝聚行业合力、引入专业人才、打造文旅IP等方式,为深圳文旅产业发展链接国内外优质资源,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助推重大文旅产业项目落地,以扎实成效赋能深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取得成效
1.民意收集更高效,民生诉求响应更及时
通过“驻点接访+线上平台+实地调研”多渠道收集,累计获取文旅产业相关社情民意信息90条(线下30条、线上45条、企业协会15条),覆盖旅游公交体系、露营规范、智慧旅游、公共设施维护等多领域,群众诉求实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较多停车难问题,通过人大代表走访景区、社区股份公司及居民游客,召开议事会与部门共商,推动通过国有土地短期租赁模式建设停车场3个,新增停车位1251个,有效缓解西涌、新大、杨梅坑等片区停车难问题。
2.难点堵点更畅通,产业发展活力更强劲
针对帆船冲浪、登山徒步等新业态问题,代表与部门协商提出专业意见,推动新区旅发部门构建“1+1”(安全生产监管体系+重点行业管理规则)监督模式并实现全行业覆盖。通过代表议事会、督办建议等方式,推动西涌道路灯光改造,助力西涌社区成功创建“国际暗夜社区”,吸引游客超60万,落户相关文旅服务机构10家,带来社会资本投资超4000万,相关工作及成效获央视《焦点访谈》《经济信息联播》等栏目深度报道。
3.监督保障更有力,营商消费环境更放心
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监督《深圳市大鹏新区关于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执行,助推中旅开元森泊龙岐湾度假区等项目落地。联合监督推动出台全市首个区级海鲜经营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上线景区“一码当先”接诉即办服务平台,为游客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组织人大代表实地视察、听取汇报等方式助力洲际英迪格野奢酒店、中国一汽飞行汽车总部等重点项目落地建设。
4.资源链接更广泛,行业产业品牌更响亮
通过代表积极推动,成功促成首届中国(深圳)滨海民宿大会在大鹏举办,超过200名来自全国沿海省份的民宿主理人汇聚大鹏,共谋行业高质量发展蓝图。在各级代表助力下,新区去年以来新增国家级旅游民宿2家、黑松露奖(被业界誉为民宿界的“奥斯卡”)民宿3家,“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点”6家。充分发挥联系点旅游、体育、民宿等行业的人大代表优势,积极投身南澳街道以慢旅游、慢运动、慢出行、慢餐饮等绿色产业为核心的“国际慢城”创建工作,助力南澳街道获评“国际慢城”称号,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及中国一线城市中首个“国际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