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圳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发布时间: 2025-03-05
(2025年2月27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主席团第四次会议通过)
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深圳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深圳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深圳市2025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草案。代表大会前,计划预算委员会组织市人大代表、计划预算审查监督咨询专家,经过预先审查、重点审查、初步审查等环节,对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进行了审查。计划预算委员会形成初步审查意见并印送市发展改革委,市发展改革委及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并将处理情况反馈计划预算委员会。初步审查意见及处理情况报告印发全体代表。大会期间,计划预算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24年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市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认真执行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计划,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综合施策,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地区生产总值达3.68万亿元、增长5.8%,“工业第一城”地位进一步巩固,外贸进出口总额跃居内地城市首位,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不断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
同时也要看到,深圳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部分预期性指标与目标存在一定差距,消费增长后劲仍需提振,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保障存在短板弱项,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有待进一步释放。对这些困难和挑战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5年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务实可行
市人民政府提出2025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外贸进出口稳住位次、稳住份额、稳住规模,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左右。新增就业20万人,万元GDP水耗下降3%。为此,提出了大力提振消费等十一方面重点工作。计划预算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25年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七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主要目标和工作安排务实可行。建议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深圳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深圳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深圳市2025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草案。
三、做好2025年计划执行工作的建议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七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全方位扩大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落实稳住楼市股市工作,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建设好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好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之一、核心引擎之一和极点之一,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市民群众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为此,计划预算委员会建议:
(一)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加快落地见效,确保每项改革都按节点高质量推进实施。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方位深层次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推进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注重发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拉动作用,全面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加快发展。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持续深化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前瞻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扎实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二)充分挖掘消费潜力,有效释放市场活力。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更大力度推进“两新”工作,促进大宗消费。高水平打造消费商圈,全方位优化消费环境。积极引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新消费,大力发展服务业,培育具有深圳特色优势的多元化消费场景,多渠道激发消费潜力。加强各类数字化平台建设,发挥平台经济在衔接供求、拉动消费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城市宣传力度,推广“赛事+旅游”“演艺+旅游”等新模式,促进文化体育旅游业发展。
(三)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激发经济增长动能。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各类资金,积极扩大各类有效投资。推动产业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强化产业空间供给,全力推进重点片区项目群开发建设。优化传统基础设施布局,大力推进低空、训力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基建拉动新产业。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投资尽快恢复增长。积极开展项目招商,做好重大项目储备。完善民间资本支持政策,提升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四)促进科技产业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20+8”产业体系,以全产业链布局和应用牵引为发力点,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研究和创新。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成形成势、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加力提速,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打造更多标杆性应用场景。优化创业投资环境,培育和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全市高校建设统筹规划,更好发挥高等教育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五)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深化与港澳全方位各领域深层次合作,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动融合发展,不断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加快前海、河套等重大平台建设,产出更多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成果。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产业政策、电子商务等方面加快实现规则、标准等相通相容。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加大引进外资力度。推动外贸保持良好势头稳住位次稳住份额稳住规模,加快建立健全面向中长期的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机制。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真落实好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持续深化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完善并运用好民意速办平台,依靠办好大大小小的具体事来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就业优先,完善全市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科学研判人口数量结构变化,更加精准分析公共服务需求,动态调整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着力提升诊疗水平。优化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供给,建设生育友好型城市。加快建设内畅外联的交通网络,提升交通智慧化水平。纵深推进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先锋。
(七)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提高政府投资效益。严格执行《深圳经济特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构建覆盖政府投资项目全链条的管理机制,科学合理控制项目建设规模、标准、成本,以精细化管理促进投资效益的提升。充分考虑包括建设、运营在内的项目全生命周期对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做好政府投资项目谋划和测算,合理安排项目时序,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落实好资金滚动安排机制。改变“重建设、轻管理”观念,加强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管理。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破除使用财政资金的路径依赖。
深圳市人大计划预算委员会
2025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