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讯 (记者 李舒瑜)我市将加大工业技术改造支持,促企业转型升级。通过政策叠加,企业技术改造最高可补贴投入金额的六成。昨天,市政府关于工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我市全口径工业增加值规模居全国首位
近5年来,我市工业复合增长率为8.2%,保持平衡较快发展态势,我市全口径工业增加值规模已从“十三五”初期的全国第3位提升至2017年的全国首位。
去年,工业占全市GDP比重达28.7%,体量是金融业的2倍以上,房地产业的4倍以上,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9.9%。工业也是我市税收第一大行业,去年我市制造业税收1284.6亿元。
我市工业不仅规模持续扩大,而且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核心,机械装备、优势传统产业、电力和石油开采业为辅的五大行业板块。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8.6%,是我市工业第一支柱产业。
截至去年底,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944家,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总量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境内外上市企业累计达404家。依托创新优势,深圳工业企业多个细分行业引领全国,其中,彩电产业约占全国五分之一,手机产业约占全国六分之一。
成本持续上涨困扰企业
我市工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近两年部分园区业主以年均5%-15%的幅度持续调涨租金价格,一线工人成本上升,企业招聘难度和成本都有较大提升。加之近两年上游原材料成本大幅提升,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融资难、融资贵仍然是中小工业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
同时,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工业用地规模有限,源头创新供给能力较弱等都困扰着深圳的工业企业发展。深圳高等院校较少,基础研究底子较薄,对后端的产品和应用创新支撑不够,重要的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依赖性较强。
每年引进10个以上超10亿元重大项目
报告指出,当前我市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下一步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力争到2020年在优势领域打造出万亿产业集群,在前沿建成一批带动能力突出、竞争优势明显的千亿产业集群。
围绕信息通信、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成套装备等重点领域,我市将开展集中式招商攻关,每年引进10个以上超10亿元重大项目,增强我市工业发展后劲。
我市还将加大工业技术改造支持,允许技术改造普惠性投资补贴政策与其他技术改造资金计划实施政策叠加,市区两级最高可补贴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金额的60%,最大程度降低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的成本,激发企业技术改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