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示范征程中的人大代表系列访谈⑥
深圳市人大代表陈寿,是深圳市通产丽星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也是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的会长。陈寿代表从事多年的行业和绿色发展息息相关:在深圳市人大的支持下,他的公司里设立了深圳市第一个绿色产业代表联系点,把垃圾分类和产业化、高质化结合起来,目标只有一个——源头减量,造福人类,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陈寿代表接受深圳新闻网记者的采访
从环保绿色银行看源头减量
陈寿的公司成为深圳市
第一个绿色产业人大代表联系点
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会议精神之后,陈寿代表认为,在两个一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的远景规划统筹考虑,全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可谓是高起点开局、高质量推进,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其中。
在通产丽星厂区,我们见到了环保绿色银行,这里的每个回收品都做了“明码标价”。为了实现垃圾分类回收的源头减量,陈寿的公司用互联网的方式,从居民手上把垃圾回收回来,而且分类分得更细。以可回收物为例,国家的分类标准是4个,深圳市是7个,陈寿的通产丽星公司为了更加方便回收,把生活垃圾细分为14类。“只有更细的分类,才能实现更好、更专业化的回收利用。我们是用互联网的办法,把可回收物收到工厂,内部再进行细分,然后通过不同类别的积分反馈给居民,这样就可以从居民手中回收垃圾,实现源头减量,而不是从垃圾桶里回收垃圾。”
日常塑料用品变身希望小学课桌椅
多渠道回收,分层次使用
在陈寿的眼中,日常使用的塑料纸、塑料袋、塑料盒或者是日化品的包装,都有二次利用的价值。他介绍说,他们正在推广多渠道回收,分层次使用。多渠道是指,社区、学校、机关或者专卖店都可以做回收工作;至于分级使用,陈寿代表做了详细的解释。他说,常规的塑料回收都是叫降级使用,也就是说回收回来以后只能做成更低端的东西。而在陈寿的公司,这些塑料可实现平级使用,量大质优的,还可以做成原生的塑料粒;量比较小,颜色比较杂的,做成各种文创用品;质量更差的,就把做成建材。以上,就基本实现了每一个层次的废物回收利用。
在公司展厅,还可以看到捐给希望小学的课桌椅,其主要材料就是聚乙烯、聚丙烯。陈寿代表介绍说,这些捐给希望小学的课桌椅的材料,一半是塑料,一半是做家具时产生的废木屑。二者混合之后,得到新产品“木塑”,最大的特点就是环保,利用废弃物实现资源化。第二个特点就是特别耐用,可以用20年之久。
让“深圳绿”成为城市名片
结合“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陈寿代表认为,要从产业角度出发,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打造全球城市生态环境的标杆。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并进,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高标准建设无废城市,坚持把绿色作为“十四五”相关规划的底色,把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要求融会贯通到各专项规划的编制中,让“深圳绿”成为深圳更具魅力的城市名片。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陈寿代表深有感触,“我有幸参加了深圳‘十二五’‘十三五’的规划制订。在‘十四五’的规划制订过程中,我们将更加积极地参与,把绿色和创新发展的理念贯彻其中,为深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建设尽到代表的职责,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创造一些新的气象,包括从标准制定、产业生态的打造,到科技创新,在中国乃至全球都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
人大代表的话
陈寿:在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的重要节点,要眺望2035和2050。建成全球标杆城市,是深圳的远大目标。深圳要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优势。用创新第一动力引领全面发展。
作为人大代表,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小小的目标:结合近期人大启动审议未来五年蓝图,积极参与深调研建设活动,共同绘制好新时代深圳发展的美好蓝图,扛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责任。